
說起“智慧工地”,很多人都覺得它是個不成熟的噱頭,除了用來滿足政府硬性指標和投標加分外,貌似沒有太多實際作用。
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智慧工地”是將更多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筑、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各類物體中,并且被普遍互聯,形成“物聯網”,再與“互聯網”整合在一起,實現工程管理體系中人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整合。
現階段使用“智慧工地”系統,至少可以實現以下三個作用:
1、信息傳輸高效、準確
建筑工程管理人員都需要掌握現場生產要素(人員、設備、材料、環境等)的信息,如每日工地進場的人員、工種信息,設備是否安全運行的信息等。傳統工地需要現場管理人員人工統計并上報,使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工程中人員、設備、材料、環境等生產要素的信息可以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實時傳輸至相應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整個流程更方便快捷,且信息更加真實、準確。
2、輔助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除了生產要素的信息采集,“智慧工地”系統在管理上也有很多應用,如進度計劃管理、安全培訓教育、安全交底、施工技術交底等。傳統工地的進度計劃管理,需要管理人員先收集整理現場進度情況,與編制的進度計劃進行對比分析,再將分析報告匯總上報,而使用“智慧工地”系統的在線編制、維護進度計劃功能,管理人員只需要定期進行實際進度情況記錄,系統會自動匯總分析并生成進度報告,且當進度出現重大風險時,系統自動進行預警報告,這極大提高了進度管理的效率。
3、數據綜合分析,提高決策效率
系統通過對生產要素的信息與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管理數據的綜合分析,可對工地進行問題診斷,輔助決策人員進行管理決策,如:工地進度出現延誤情況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匯總相應的人員、材料、設備信息,并判斷進度延誤的原因,決策人員可以以此快速進行決策,通過調整資源投入或者制定管理措施來控制進度。
綜上,“智慧工地”系統能幫助工程管理人員掌握工地的人、材、機、環境等的實時情況,以及明晰優化項目的進度、安全、質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讓各個工程建設環節銜接的更為緊密,分門別類十分清晰,極大提高生產效率。
從宏觀上看,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傳統的施工管理手段無法滿足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實現建筑業的信息化管理成為發展建筑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智慧工地”管理的研究及應用,不僅能提高工程項目的管理,還能夠有效地深化建筑企業管理模式和提高企業的實力——打通從一線操作到企業遠程監管的數據鏈條,實現企業對工程項目各業務的智能化、互聯網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精益生產管理水平。
一句話,“智慧工地”既能解決現階段施工管理的痛點,又對信息化管理的施工環境有明顯的助推作用,對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有重要的意義。
“智慧工地”已經不是簡單的要不要上,而是必須上的問題。
盡管現階段,由于工程人員使用習慣和意識的問題,導致“智慧工地”常常成為擺設一樣的存在,但隨著建筑工業化的大趨勢和“智慧工地”系統功能的不斷升級,“智慧工地”系統必將成為每個工程項目生產要素之一。
◇◇
歡迎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免費申請使用墨點狗智慧工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