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建筑業規模與效益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總產值規模躍居全國第三。廣州市作為全省建筑業發展“排頭兵”,建筑業持續較快增長,總產值長期排名全省首位。
那么,廣州市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讓我們一探究竟。
01
聚集鏈狀產業生態
提升建筑業產業鏈發展水平
2021年上半年,廣州市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動建筑業和規劃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2022-2024)》,廣州市將按照鏈長(政府)、鏈主(市場)兩條線,構建建筑業產業的“鏈長制”,充分發揮鏈長統籌產業要素資源優勢、“鏈主”企業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促進建筑資源配置優化,共同補鏈、穩鏈、強鏈。力爭早日將廣州市建筑業和規劃設計打造成萬億級產業鏈群。
02
布局建設產業園區
促進產業聚集與融通發展
廣州市依托產業優勢,以“新城建”試點各項任務應用為牽引,建設廣州市“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2+4”產業版圖,即2個領建園區加4個關聯園區,統籌推進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建立各園區、產業的跨區域協同共進機制,以培育和發展“新城建”產業為核心,推動產業集聚為目的,形成產業體系為重點,推動廣州市“新城建”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構建創新協同和錯位互補的區域產業發展生態,提升廣州市“新城建”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能力。
03
建設協調發展平臺
支持建筑業走出去
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南沙自貿區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選取慶盛樞紐站場綜合體項目作為廣州市首個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的試點項目,將帶動香港優秀建筑人才參與南沙自貿區開發建設,探索建立穗港建筑領域合作機制,助推穗港兩地建設行業健康發展。該項目作為建筑業產業走出去的名片,提升對外開外門戶,為建設粵港澳國際化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打下良好基礎。
廣州市將圍繞大灣區建筑產業發展動態趨勢及前沿技術,突出區域發展特色、探討創新發展思路,推進落實“鏈長制”工作,積極打造產業集群,促進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用科技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廣州建筑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讓我們共同期待,廣州市建筑業規模突破萬億元。
★廣東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
據了解,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東建設報社、廣東省建設工程綠色與裝配式發展協會與廣東建設數據及應用研究院、墨點狗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廣東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活動已于7月20日正式啟動。調研活動將從今年7月持續至10月,重點圍繞建造方式的升級展開,即新型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綠色低碳建筑等領域。
?7月28日,廣東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奔赴佛山展開調研?
?8月16日,廣東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奔赴江門展開調研?
?8月17日,廣東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奔赴廣州展開調研?
圍繞本次專題調研,墨點狗作為唯一特聘專家單位,將會全程參與。調研期間,墨小研也會隨同調研項目組走訪廣東省多個城市,并進行過程記錄。
若想了解針對本次調研的更多信息,可點擊??廣東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調研?,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墨小研微信,了解更多。
??掃一掃,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