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數字化工廠的打造成為很多企業的重要戰略目標,但是如何打造數字化工廠成為企業探索的首要問題。雖然打造數字化工廠成為眾多企業的重要目標,但還沒有哪家企業宣布已經建成了一座完全的數字化工廠。那么,數字化工廠是什么?如何才能打造一個真正的數字化工廠。
—?1?—
工業革命
由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啟,以機械化、蒸汽機為標志,用蒸汽動力驅動機器取代人力的動力源革命,從此手動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正式進化為工業。
由西門子發明電機開啟,以電氣化為標志,用電力驅動機械取代蒸汽動力的動力源革命,形成流水線生產,從此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實現分工,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

由西門子、ABB、施耐德、霍偉尼爾、松下等企業引領,以自動化PLC的應用為標志,從此機器不但接管了大部分人類的體力勞動,同時也接管了一部分腦力勞動,工業生產的總能力自此超越了人類消費的總能力。

呈現百家爭鳴,英國未來制造業預測、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韓國制造業革新戰略3.0、日本機器人新戰略、中國制造2025。如何實現工業4.0,誰又能引領工業4.0時代,各國眾說紛紜,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好像什么都是工業4.0,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工業4.0。

—?2?—
那么什么是數字化工廠?可以說數字化工廠就仿佛工業4.0的縮影。
“廣義”數字化工廠理解為以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制造企業為核心企業,以及相關聯的成員,包括核心制造企業、供應商、軟件系統服務商合作伙伴、協作廠商、客戶、分銷商、銀行等,使其生產與經營過程中所有信息數字化的動態聯盟。
前面有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家企業宣布建成一座完全數字化的工廠。西門子雖然在全球建有樣板工廠,但還沒有在全球范圍進行全面推廣。西門子大中華區CEO赫爾曼曾說,數字化企業不可能單獨構建,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加快邁向美麗的遠景目標。領先的制造型企業正采用一系列的先進技術實現生產乃至整條供應鏈的數字化。

在中國很多企業正在朝著數字化工廠摸索前進取了一些成績,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通常能聽到他們的想法表示:“想造一座類似于某企業的全自動工廠或‘智能化’工廠。”然而接下來拋出的問題自然是“貴公司如何定義‘智能化’?是否有清晰的數字化工廠戰略?是否有明確的各項評估指?”然而,大多數企業并不能明確闡述他們希望中的數字化工廠,而是寄希望于有現成的智能化工廠定義,能夠毫不費力地直接照搬。
如何實現數字化工廠?
首先,大多數企業寄希望于有現成的數字化工廠依葫蘆畫瓢而現實又沒有一座完全數字化的工廠,所以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適合自身的PC制造數字化工廠藍圖。其次,PC制造數字化工廠涉及不同技術如物聯網硬件、集成管理系統等,其中許多技術很容易上線比如機械手劃線置模、人臉識別等。

數字化的經濟效益有時并不容易量化,而且在初始階段,團隊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技術概念和演示,因此可能難以爭取到資金和利益相關方的認可。
PC數字化工廠有哪些痛點?
▌1.?裝配式建筑通用化、標準化、模塊化等程度低,個性定制需求多
▌3.?無法規避的經濟效益
要實現高度數字化或自動化,技術方面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方才可行。而從成本效益角度考慮,收回投資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如果純粹從投資回報的角度考慮效益問題,將使得企業在面對數字化工廠時躊躇不前。
▌4.?沒有全盤技術考慮
中國制造業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數據分布較為分散,難以獲得數字化工廠所需要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數據,同時使得標準的制定變得困難。特別在建筑行業對于數字化工廠似乎非常的陌生,粗放型管理、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許是整個行業的共識。那么企業想實現數字化工廠的跨越式發展。但是工廠車間里的設備落后,難以實時抓取和傳輸數據,是中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