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建筑一直強調其個性之美,但建筑的個性化跟裝配式建筑提倡的標準化有點背道而馳,給裝配式建筑造成非常多的實際困難,除此外,傳統的建筑都是以現澆作業為主,嚴重依賴經驗,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無法通過管理來實現程序化、標準化、流程化,這嚴重制約了傳統建筑向工業化轉型的步伐。

下面我們分別從建筑的設計、制造和建造環節分析其個性化帶給裝配式建筑的困難點。
傳統的建筑設計隊伍不能滿足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需要,盡管他們可以為建筑的個性化塑造建筑的空間美感和藝術生命,但一到裝配式建筑上,就會吃癟。對于裝配式建筑來說,設計是源頭,需要考慮到生產的便利性、施工的便利性,考慮到裝配式建筑全過程,全環節的協同,與以往僅需要出一個針對現場的二維平面圖不同,這對設計團隊人員的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另外,當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普遍未實行正向設計,構件深化設計一個項目一套參數標準,導致構件廠的模具、工藝參數和施工現場的調運安裝措施難以實現標準化,建造成本、構件質量、工程管理等優勢不明顯,工業化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相比于裝配式建筑,傳統工地現澆模式很容易實現建筑的個性化。但對于裝配式建筑來說,一個PC工廠往往供應十幾個項目,在標準化程度上,開發商若一再追求住宅體系和戶型的個性化和多樣性,裝配式建筑將面臨著各企業技術自成體系,房型平面千變萬化,立體造型紛繁復雜,建筑構件的模數化、標準化程度將無法提高,通用構件上使用較少,從而造成裝配式建筑建造效率低、成本高,難以發揮工業化的優勢。舉例:與傳統現澆方式相比,現階段PC裝配式建筑成本每平方米一般要高出200~300元。如果開發商過分強調個性化,一味增加裝配式建筑模具成本,喪失裝配式建筑標準化、集約化的優勢,成本甚至會高出傳統技術約500元/平方米。成本因素大大制約著裝配式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從建造端看,雖然構件生產企業快速發展,但尚未像制造業一樣形成統一的組裝線。工地個性化的性質以及強依賴環境、路況、氣候因素的特征,決定了其組裝的流程、方法很難標準化。再者,盡管裝配式建筑理論上可以通過模數、模塊的系列組合成千變萬化的平面和立面,以及外裝飾的多樣性設實現裝配式建筑產品的“個性化",但由于工地人員素質和專業技能一時難以跟上,在實現層面,依然存在較大困難。
綜上,建筑的個性化在其實現工業化轉型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困難。